《生死印》创作日记呈报国家文化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存档
《生死印》创作日记
张国琳
2006年4月17日,在安徽省文化厅召开“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座谈会。会后由我填写了“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创作申报表,王仁华、吴同彦、罗耀东、谢宗君、陈少岳同意参加集体创作,晚给芜湖桑建国打电话,他也表示愿意参加集体创作。
2006年4月20日-22日,省文化厅座谈会后的第三天,在省美协、凤阳县领导的支持协助下,“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创作组成员:张国琳、王仁华、桑建国、吴同彦、罗耀东、谢宗君、陈少岳在合肥市文联叶书记带领下,赴凤阳县小岗村体验生活,和小岗村事件参与人座谈,参观了小岗村纪念馆,收集了一些历史资料和图片,并拍摄了大量素材。
2006年5月2日,张国琳、桑建国、吴同彦、罗耀东、陈少岳等都拿来创作草图,全组在合肥市文联美术中心进行第一次创作草图讨论。
2006年5月10日,由于人员分散,全体人员从各地集中到芜湖市桑建国家中看草图、讨论创作。在桑建国、张国琳、陈少岳、罗耀东的草图基础上,确定基本创作意图和草图。
2006年5月14日,在合肥市文联美术中心,桑建国带来新草图,大家对其提出20多条具体意见,由桑建国执笔修改。
2006年6月20日,我向安徽省文化厅文艺处上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申报表”
申 报 题材 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创作负责人 张国琳
艺 术 品种 工笔重彩画
申 报 日期 2006年6月19日
:基本情况
申报题材名称 |
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
艺术种类 |
工笔重彩画 |
规格尺寸 |
4.5米(宽)x3米(高) |
申报者类型 |
□☆ 个人申报(含两人及两人以上创作小组) |
|
创作
负责人 |
张国琳 |
参与创作人员 |
张国琳、王仁华、桑建国、吴同彦、罗耀东、谢宗君、陈少岳 |
|
|
|
|
|
|
创作及获奖情况 |
(重点写明历史画、人物画创作经历)
200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要求省美协为安徽驻北京办事外“安徽大厦”画一幅反映安徽历代文化名人的壁画,时间紧迫省美协急调了以合肥地区中青年工笔重彩画家为主的创作组,在张国琳创作的“江淮风流”草图的基础上,在短短的26天里画出了一幅高2米宽10米的巨幅工笔重彩壁画。第26天当作品装置在北京“安徽大厦”大厅的次日,闻讯赶来的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在画幅面前非常兴奋,连连感谢安徽的画家为家乡所作的贡献。就是这次集中创作,使参加创作的七位画家感到了集体创作、研究、交流的好处,并不约而同的提出:要定期在一起进行集中活动,以促动大家的创作积极性,提高各自的艺术修养。
他们在全国或区域性的美展中频频获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诸多成就。谢宗君作品获2002年
“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赛”金奖。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王仁华作品,桑建国作品分别获得铜奖,王仁华作品获 “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银奖。2005年在“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rt)代表大会·美术特展”中,由张国琳、吴同彦、王仁华、谢宗君、罗耀东、林琳、马群鸿、隋鸿君合作的《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获金奖;桑建国作品获银奖;王仁华获铜奖;在“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王仁华作品,桑建国作品分别获得金奖。“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桑建国作品获得金奖。
签
名 :
年
月 日 |
创
作
构
思 |
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二十多年前从安徽农村开始的改革,破除了旧的生产关系、管理体制和分配方式,使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结束了农民作为土地附庸的地位。
这是一次人民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的伟大范例。
创作“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历史题材,要着重事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农民典型形象创作入手。和其它革命历史题材相比,“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反映的不是一件独立的瞬间情节,所处的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只是事件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凤阳县、滁州地委、安徽省委直至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小岗村18户农民当时在商议“包产到户”
的情节被媒体“新闻化”了,当时那些四处乞讨,无着无落的农民已无所谓“球籍”,
他们就是为了求生存。所以具体的真人形象和具体的事件情节要服从创作的需要。
因此我们在创作中努力去反映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视觉细节;去反映中国农民在那个特定时期的渴望和向往;去反映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淳朴和善良。具体的说以人文主义的思想去创作一幅有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有特定事件的中国农民的群众肖像画;避免那种程式化的有着崇高、神秘情节的为拯救芸芸众生的英雄主义绘画。
|
实
施
方
案 |
(请说明详细的实施步骤和时间)
2006年4月17日在安徽省文化厅召开“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座谈会后的第三天,“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创作组成员:张国琳、王仁华、桑建国、吴同彦、罗耀东、谢宗君、陈少岳在合肥市文联叶书记带领下在安徽省美协、凤阳县领导的支持下,赴凤阳小岗村采风,和小岗村事件参与人座谈,参观了小岗村纪念馆,收集了一些历史资料和图片,拍摄了大量素材。
创作组成员分散在合肥、芜湖、淮北,从小岗村返回后,创作组成员分别画了8幅草图,先后在合肥、芜湖集中讨论创作草图,在桑建国、张国琳、陈少岳、罗耀东的草图基础上,确定基本创作意图和草图。
经创作组集体讨论决定:由桑建国,王仁华,张国琳和陈少岳分别画三幅变体画,6月20日前随同报表送安徽省文化厅文艺处 。
在国家文化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专家小组审定通过后,在征得社会广泛意见后,“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创作组成员会在此基础上,按艺术创作的规律一起从零开始。
下一步计划实施方案,
争取创作组成员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以聚分结合的形式集中创作,尤其在后期进行封闭集中创作,保证精品质量。
1、 创作组成员在听取专家小组意见后,对“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材重新进行认真讨论,并确定下一步创作意图和草图。
2、
创作组成员将再一次赴凤阳小岗村采风,将用充分的时间采访“小岗村事件”参与人,收集了创作资料和图片,拍摄创作素材,对凤阳当地人进行现场绘画写生。
3、 在报送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小组的草图基础上重新创作。
4、 在听取专家和社会人士的意见后,进行正式的创作。
(关于创作时间的实施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小组的时间安排进行)
创作目标:创作一幅中国工笔重彩画人物画精品;开创中国工笔重彩画地域美术风格;为安徽的文化史留下浓烈的一笔。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