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专题特刊» » 安徽省书画艺术成就、合肥市美术成就

 

《生死印》的创作日记(2007.6--2007.12)

                 ――张国琳工作日记(连载之三)

    2007年6月4日,通知创作组成员:6日在省文化厅开创作会。桑建国来短信“因江苏画院开会请假”。 

    2007年6月6日,在省文化厅8楼会议室,省文化厅肖桂兰副厅长、省文联唐跃书记、安徽专家组鲍加和王涛老师、省书画院及文艺处领导到会,我们组王仁华、罗耀东、谢宗君和我参加了会,首先我汇报了北京专家组的指导意见,并谈了下步的创作思路和计划。会上,鲍加和王涛老师对入选作品作了认真的分析和指导,肖桂兰厅长和唐书记对下步工作做了明确的指示和要求。

    2007年8月24日,下午在文化厅贵宾室再次召开创作会,创作组成员张国琳、王仁华、桑建国、吴同彦、谢宗君参加会议,罗耀东在西安出差请假,肖桂兰副厅长,文艺处候进处长,省书画院刘廷龙院长等参加了会议。首先,肖厅长谈到对集体创作的担忧,并提到对合作创作的协调意见。随后我发言,说到最早自发组成创作组的过程,及两年来的创作历程,对下一步的创作思路和安排作了汇报,并强调创作一直在正常健康的发展。桑建国发言认为没必要每人画几笔,应该由一人完成的意见。也有人表示前期集体画草稿,后期由一人或二人执笔画。我再次强调集体合作的意义,并坚持尽可能持续合作时间,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并明确反对由一人执笔。王仁华对集体合作表示有信心。

    随后谢宗君就有人将集休创作的第一稿擅自送第三届中国画展,并署个人名字提出意见,吴同彦也表示损害集体创作名誉的意见,随后肖厅长指示要向画展组委会解释署名有误予以更正。会上大家对创作署名权、执笔草图归属、发表、展出达成统一的意见和决定。最后肖厅长作总结发言:要求创作组活动要公开、透明,合作是共同的责任,遇事多沟通,创作要有文字记录,工作要有计划,时间紧创作尽可能向前赶,大家要相互尊重,遵守规定和集体决议,作品不能擅自发表,成员有权利也要有义务。 

    2007年8月25日,有关第三届中国画展第一稿入展署名一事,桑建国和第三届中国画展组委会联系并给我发来短信: “我已与三展办交涉,当晚艺委会又回电详细了解情况,因他们电脑里早有我提供的有关集体创作的资料及画反面文字注明,他们已经答应向领导汇报”。 

    2007年9月6日,我和王仁华就下步创作交换意见,统一创作思路,力争在10月底每人都拿出充分深入的创作草图,同时和吴同彦,罗耀东,桑建国在电话中交换了下一步创作意见。 

    2007年10月19日,我发短信“王仁华、桑建国、吴同彦、罗耀东、谢宗君、离月底观摩草稿已近,望大家全力创作,为荣誉和友谊而战。近期向北京专家组汇报创作进程。有关第三届中国画展作品署名一事,请大家以团结为重,保护集体的名誉,下阶段创作极为关键”。 

    2007年10月23日,昨天我给北京刘曦林老师发了短信:“刘曦林老师,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创作组将于十一月初集中草图观摩,非常希望你并其他专家组老师来合肥指导。”晚7时刘曦林老师打来电话,对我们的创作态度表示认可,并让我直接和文化部美术处联系邀请专家巡查的要求。 

    2007年10月24日,上午将创作组草图观摩及邀请北京专家一事向文化部美术处安远远处长汇报。安处长来电告之:下月初有两个重大美术活动,邀请北京专家一事等11月中旬再联系。此事告之全组成员抓紧创作,等待消息。有关情况已向省文化厅文艺处侯处长汇报。下午小汤将十万元发票办理好,寄至文化部美术处。

    2007年10月26日,第三素描稿后我又完成两幅修改稿。上午和王仁华、吴同彦、罗耀东通电话,就创作进程交换意见,告之大家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为唯一目标。 

    2007年11月9日,上午接到文化部安处长电话:希望创作组带草图去北京让专家指导。晚上给成员发短信“近日观摩习作,我们需要有价值的思考,大家努力。”

    2007年11月20日,和侯进处长通话后,即通知创作组成员星期五下午三时到美术中心参加集中创作,并带上习作,时间暂定两天。 

    2007年11月23日,下午鲍加、温跃渊、侯进、刘晓明和创作组张国琳、王仁华、桑建国、吴同彦、罗耀东、谢宗君参加创作会。会上鲍加、温跃渊对二个月来的创作提出了诚恳尖锐的批评。 

    2007年11月24日,上午创作组六人又进行了创作交流,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在第三稿基础上,12月上旬到农村采风,下旬集中完成新构图稿。素描稿阶段由张国琳、桑建国、吴同彦、罗耀东执笔完成,王仁华、谢宗君参与意见,然后进行正式稿的创作。经过两天的交流,大家统一了认识,加强了相互理解,共同制定了近阶段的创作计划。并决定近期不再赴北京听取专家组的意见。 

    2007年12月7日,谢宗君提前去定远县为创作组采风打前站,上午张国琳、王仁华、吴同彦、罗耀东乘车去定远县,不巧雾大封路,能见度只有50米,在路上磨蹭了4小时才到永康路口,再一路颠簸到柏郢村, 谢宗君帮着找了20多位老人,我们不停的按动相机…。太阳西下我们一行又驱车赶到炉桥古镇,晚上大家挤在屋里聊天到深夜。 

    2007年12月8日,一大早我们向能仁乡赶去,路上看到不少老乡,知道今天逢集,很是高兴。到镇上顾不上喝茶就到集市里找对象去了。中午我们在一个乡野山庄吃了午餐,嘴巴一抹又向几十里外偏僻的山里赶去,快三点到了一个名叫凉亭的小山村,村里有几十户人家,交通不便,比较贫穷,整个是几十年前我在这里当兵时的样子,非常符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状态。村支部书记请来十几位老乡,又配合我们找来旧衣服穿上,并按照当年小岗村农民围着小桌按手印的样子摆了动作,瞬间的场景以及老乡的神态和衣着动作使我们忽然有了时间的错位感,我们隐隐的听到了那个时代跳动的音符…。

    2007年12月10日,文化部美术处来电话了解了我们创作进程,并通知明年春将召开草图观摩会。 

    2007年12月16日,发短信于创作组成员:诸同仁,本星期省展多,草图习作集中交流推迟到月底,望大家抓紧创作,在构图上多动脑筋。 

    2007年12月27日,下午肖厅长、侯进处长,刘 廷龙院长,鲍加老师、王涛老师,张松秘书长、刘晓明副主席赶到美术中心,创作组桑建国请假其他成员全到。我先陪大家看了第6素描稿和吴同彦带来的小草稿,接着汇报了去定远采风的体会,谈到人物的集中,众人齐按手印的情节和画面加了一个村童的寓意,并再次感谢鲍老上次严肃而诚恳的批评使我们下决心再次去农村采风,得到了极大的收获。王涛老师肯定了多人同时按手印的情节,对大家团结创作给予了鼓励。接着鲍老强调了画面气氛和色彩上的处理,希望王仁华在色彩块面处理上多思考,增加色彩的情绪成份,吸收油画的艺术处理效果。又提出了集体创作的协调互补,发挥各自的长处,为合作做出范例,并对名利的态度提出了忠告。肖桂兰厅长对画稿的不断调整进步给予表扬,对团结合作表示放心。 

    2007年12月28日,罗耀东昨晚赶到,他也只带来一个小草稿。开会时,我还是表示了时间的紧迫,希望大家尽快进入状态,拿出下一步创作进度的实际方案。紧接着大家从中午到下午进行热烈的创作讨论,最后大家把意见和修改方案具体到我画的第6素描稿上,在构图,空间人物关系,人物情节,情绪上,细节道具等做了一致的修改决议,我也表示在草图阶段我多做工作,最后整体修改调整由大家集体讨论后决定。

    这两天的创作会是最有成效并具有阶段意义的。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QQ邮箱或ahshuhua@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