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近影
何泽厚:
郑老您好!我去年是4月底来采访您的,至今虽然时隔还不到一年,但期间发生了很多可喜可贺、值得我们采访的事,感谢您再次给我一个当面请教学习的机会。
众所周知,去年11月18日,中国职工书画艺术研究会、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市文联为您主办了艺术展,展览场面盛大,展品艺术水平高,取得了圆满成功;更让业界瞩目的是,展览当天,您的“大红袍”正式发布,这曾一度成为家乡安徽书画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安徽艺术爱好者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艺术展之后,您的身体怎么样,在艺术上有什么新的探索和尝试吗?
郑老:
我的身体很好!谢谢大家关心。
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我还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继续探讨、研究,吸取各家所长,进一步提高自己。第一、我要更深入地研究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作品,学习他们用笔用墨的方法,吴昌硕的书我已翻烂了几本;同时我还想多了解当代名家的创作情况,从当代名家名作中吸取闪光点,与时俱进,丰富自己当时代的绘画语言风格。我将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艺术家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上,不然就没有发展和进步。
本网主编何泽厚采访郑老
何泽厚:
2012年以来,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厅、合肥市委宣传部都提出了“打造文化精品”的号召,安徽八老书画网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在精心维护“安徽八老”品牌的同时,有所作为,认真推出安徽当代八老,拓展了八老文化品牌内涵,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赞誉!您作为当代八老之一,也是安徽文艺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围绕打造文化精品工程,您觉得安徽人还应该有哪些作为?安徽八老文化品牌又应该如何打造发展?
郑老:
从我们书画艺术这个角度说,要打造文化精品,首先是要普及,培养土壤,我们安徽可以多采取一些激励青年后学的措施,不断壮大“艺术皖军”的队伍。其次是不断提高艺术水平,我们除了向古人学习,还需要多走出去,不能固守在安徽这一方土地上,去北京、上海等大地方,吸取他们的书画艺术的长处。我们萧县每年都派几个学生去中央美院,政府补助一部分,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两期了,还将继续进行下去;第三,艺术家
的水平靠作品说话,文化精品需要优秀的作品支撑,文化部门可以多组织艺术家创作精品、大作品。
安徽八老书画网作为书画艺术界的一个高端品牌,希望你们精心把“安徽八老”的品牌维护好,并在全国打响!“八老”中各人发挥自己所长,不要限制他、不能束缚他,因为各人都有自己的绘画基础和创作能力了,让他们结合自身特点,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有所提高。例如我画兰草、荷花、牡丹,以后主要还是提高花鸟绘画水平,而不能把大量精力用于画山水;有人主要是画黄山的,也不能让他用过多的精力去画兰草、荷花。扬州八怪也是这样的,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安徽八老”中每个人的不同的绘画艺术提升,才能显示安徽书画创作的整体实力。
何泽厚:
当今书画界很繁荣,也有点浮躁之气,请您对青年后学提几点希望和宝贵建议?
郑老:
青年书画爱好者首先要把传统的东西接受下来,不接受传统,没有扎实的基础怎么提高呢?!有些年轻人急于求成,一味地追求突破传统---你这样写,我偏改变写法,你画红我偏画绿,这样做是违背艺术发展规律的,也不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
书画艺术讲究素养,希望青年书画家多读书,这也是绘画的基础,诗词歌赋等姊妹艺术,尤其需要深入了解和学习。我现在经常听歌曲,例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歌咏田园美景的歌曲,找出其中关键的地方,自己绘画时才能表现出这种韵律美……
有些年轻人能坐下冷板凳,日日临池,苦心研修,这非常好!但也不能闭关自守,多看别人的东西、多交流是大有裨益的;有些年轻人社交活动太多,参加了很多协会,目的是加冕头衔去挣钱,这也不可取。
何泽厚:谢谢郑老!
德高望重的郑老为本网题词,右为青年画家郑思白
相关美评:
作画先立人
郑正“大红袍”出版
本土本色
天然妙造——略谈郑正先生其人其画
最新作品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