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 专题特刊 » » 专题报道与美术评论、《合肥市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专栏

 

 

此文已呈报国家文化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存档

 

 合 作 的 极 限

           ——《生死印》创作后的思考

张国琳

 

200969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围作品《生死印—1978年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总算收笔了,按文化部艺术司通知要求须提交创作谈12篇。对于创作体会我头脑里真是一片空白,对作品的成败功过还来不及思考。但3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天每一事却挥之不去,历历在目。常说往事不堪回首,我道是庆幸我们创作组7人虽然一路磕磕碰碰,却又一次次有惊无险的顺利闯关,并且在最后阶段实现胜利大会合,真是万万幸。

这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合作创作的项目组好多,但多是师生成组,老少结对,而且中国画项目还没有超过3人成组的。象我们组7个人年龄相仿,实力相当,平起平坐,各占一方的情况只此一例。3年前组里只有两个人是高级职称,如今已有3人为国家一级美术师,2人为正教授,2人为副高职称;而7人中多人多次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金奖银奖。所以我在北京或外地碰到朋友和同行说到7人合作一幅中国画的事,他们都好生疑惑,探问其缘由。其实回答这个问题真是没什么意义,更无参考价值。就算是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当一个故事闲聊而已。

话要从2003年说起,当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要求省美协为安徽驻北京办事处—安徽大厦画一幅反映安徽历代文化名人的壁画,时间紧迫省美协紧急成立了以合肥地区中青年工笔画家为主的创作组,在我创作的人物组画《江淮风流》基础上,在短短的26天里画出了一幅高2米宽10米的巨幅工笔重彩壁画。第26天作品就装置在北京安徽大厦的大厅,次日,闻讯赶来的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在画面前非常兴奋,连连感谢安徽的画家为家乡所作的贡献。就是这次集体创作,使参加创作的画家感到了集体创作、研讨、交流的益处,不约而同的提出:要定期在一起进行集中活动,以促动大家的创作积极性,提高各自的艺术修养。这就是合肥工笔重彩画创作研究群体形成的原由。这之后我们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作品观摩、外出采风、举办展览、出版画集等活动。自觉的切磋,探索,逐渐形成了以合肥地区画家为主的一个具有审美理念,地域画风和代表画家的创作研究群体,这种以写意见长的工笔重彩画风格在安徽工笔画界已形成发展势头,同时也得到了中国工笔画界专家和业内同行的肯定。

几年来“群体”成员扬起以赖少其为代表的“新徽派美术”大旗,驻足生活,反映于当前;关照传统,当随于时代;精心丹青,广纳于百家,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讴歌真善美的优秀作品。2004年,在“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安徽入选的十七件中国画作品里,就有13件作品是工笔重彩画,特别是三件获奖作品也都是“群体”成员所创作的。2005年集体创作的工笔重彩画《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获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美术特展金奖。20067月在合肥举办了“2006合肥工笔重彩画研讨会”,邀请全国十余位著名工笔画家、理论家与会,并编印了研讨会专集。当年为了展示安徽工笔重彩画创作成果;打造合肥城市文化品牌,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中国工笔画学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 “2006安徽.合肥工笔重彩画作品展”于2006122日至10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使安徽工笔重彩画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开始联合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06年4月安徽省文化厅召开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动员座谈会,在《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创作组的基础上,《生死印》创作组随即组成,他们是:张国琳、王仁华、桑建国、吴同彦、罗耀东、谢宗君、陈少岳(2007年陈少岳赴俄罗斯学习)这就是《生死印》创作组成员多的原因,为此我多次向文化部专家组解释过。关于创作组名单我们内部是有过异议,因事先有个打造安徽工笔画品牌,为荣誉为集体而创作的前提,大家也就没声张,合作终究是妥协的结果当然也应是互补共赢的架式。

在集体创作中关于艺术风格的确立;一些绘画技法的选择;执笔人的确定这些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通常师生成组以老师为准,老少结对以长者为主,但我们创作组确定这些问题比较棘手,一般多是大家互相商议推荐或勉强形成共识。3年创作过程中,前期成员推举他人为多,后期积极自荐的较多,由于大家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涵养,这些问题最终没有影响创作的进程,这是最值得庆幸的。

2006年合肥工笔重彩画创作研究群体在年初由王天胜老师建议,我们在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联的支持下,开始筹备工笔重彩画作品晋京展,同时还要积极组织中青年工笔画作者创作,时间紧工作繁多,当接到“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消息后我们只能兵分两路,一边抓紧晋京展进度,一边短暂集中进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2006年4月20日由合肥市文联组织创作组赴安徽风阳县小岗村体验生活,受到了凤阳县委和小岗村党支部领导的热情接待,并收集到了大量的创作资料。在汇总十几张小草图后,决定先由桑建国执笔画第一幅送北京色彩稿,之后创作组几次集中,甚至全组成员集体到芜湖市桑建国家中讨论创作草图。200611月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专家小组评审后决定:“1978年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题材交由安徽创作组继续创作,2006122日经过一年的积极筹备“2006安徽.合肥工笔重彩画作品展”也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那几个月是我们一生中最振奋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2007年元月中旬由于指定成员未完成第二素描稿,文化厅领导决定送张国琳执笔的白描稿和王仁华执笔的色彩稿去北京参加第二次创作草图评审。同时指示由张国琳拟文向文化部汇报“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创作构思和进度。20072月我们又顺利通过北京第二次草图评审。20073月创作组多数成员推举我画第三幅送北京评审草图。由于创作组因对执笔作品归属问题产生些矛盾,我根据创作组全体成员意见,制定四条工作原则,并汇报给文化厅。工作原则如下:

1、为打造安徽工笔重彩画品牌,团结是此次长期创作的保证,每位成员应服从大局,维护创作组形象,遇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

2、以学术的高标准进行创作,充分发挥个人长处,但不以个人主观意志和风格强加于他人,每位成员应积极主动参加创作。

3、实行工作日记和财务监督制度,在创作后集体讨论名利分配。

4、尊重文化部和省文化厅专家的学术意见,服从文化部统一布署。全组成员步调一致,对外宣传口径一致。

2007412日创作组全体成员在合肥文联美术中心集中,根据桑建国建议并大家一致同意拟订了创作组利益分配方案,如下: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创作组利益分配草案:

为创作一幅中国工笔重彩画人物画精品,开创工笔重彩画地域风格我们聚集在一起。我们为荣誉而战,应该把名利摆放在后。

现制定创作组成员利益分配标准如下:

1、创作(创作组成员):草图阶段(实际工作量与艺术效果)

                       正稿阶段(实际工作量与艺术效果)。额定60%

2、组织(创作组成员,参与人员):策划、文案、联络、指导、顾问、

后援、文档、文献、宣传等。额定20%

3、考勤(创作组成员,参与人员):参与态度,出勤率。额定20%

考核依据:1、工作日记,2、艺术表现,3、工作成绩,4、实际工作量。

考核方式:集体互评、专家评语。

注:经大家同意第一稿由桑建国所有,以后创作稿除上交国家外,原则上由执笔者所有,因创作和宣传需要,暂不可出售。有关创作草稿、变体画和正稿署名权归全体成员。

“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创作组

在利益分配草案书上6人都签了名。这点上我们和小岗村18户农民没什么两样。

2007年5月经过3次筛选,我们创作组终于脱颖而出接受了文化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的委托,在北京签定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委托创作责任书。

接下来的创作中,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还是用什么样艺术风格进创作?创作组成员在开始进行草图构思时用了多种构图,情节和风格。在最早的草图中大家想突破以往同类题材作品在屋内按手印的情节,把按手印的场景放在室外,周围还有围观的男女老少村民,并将当年朱元璋建中都的城墙和皇陵石雕作为背景,以此来寓意凤阳人民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有些草图则用自然主义风格反映江淮农民的生活习性和真实的精神状态;有些草图又用象征主义的风格,以雕塑般的永恒动作反映凤阳农民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伟大功绩;有的草图干脆就反映小岗村农民在地头分田到户大包干的场景,以求事件的直观性;还有用表现主义的风格,用夸张的形象体现作者对那场惊天动地事件中农民行为的理解。

这场艺术表现风格上的坚持和争执一直到第四次北京草图点评会上,由文化部专家组的表态后才逐渐归于妥协。最后大家对用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进行典型人物形象塑造,高于生活的情节构图的处理;以及从尊重历史和服从多层次观众接受能力的要求出发,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并积极地向专家组的意见和要求靠拢,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能超越自我,服从大局,步调一致是这次创作中最成功的亮点,以此也可以看到创作组成员的涵养和胸怀。

由于创作组成员分居四地并各自都有本职工作,3年里全组成员一起下乡体验生活和讨论创作只有30多次,加起来的集中时间也就两个月,所以我们一直坚持每一幅草图由一人执笔,大家集中讨论提出意见,然后再由一人执笔完成修改草图,平时交换意见都是靠通讯联系。3年多来创作组4次集体组织下乡体验生活,十多次单人下乡收集创作素材,共拍摄各种图片资料6000多张,整理出100多个典型人物形象和近百件江淮农村的典型的服装、家具、农具和日常用品资料。整理出创作文稿和创作日记35000字。创作出草图10余幅、白描稿近10幅、彩色创作草图5幅,其中有1幅色彩稿参加了2007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其他色彩稿多次在美术、美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艺报、安徽日报、合肥晚报、艺术中国网等刊登发表。

2007年是我们创作过程中的低潮期,由于2006年安徽·合肥工笔画作品展在北京成功举办,安徽工笔画引起全国美术界、收藏界的关注,创作组不少成员,身价倍增,有的应聘调入省级书画院;有的与知名画廊签约,订单不断;有的因职称考核,进修深造…在接踵而至的名利和机遇面前,大家有些忙乱,有些自顾不暇,自然对创作的精力分散了,得失顾虑却增多了,在名利面前斤斤计较,遇事推委,为了名利有人扬言要退出创作组。当时突出的问题有两点:一是以个人执笔的作品在参加美展,登载报刊时以独自署名引起创作组内部的众多意见。以至矛盾上交省文化厅;二是以谁为主执笔,有的成员甚至要求领导出面协调,提出一人执笔,其他创作组成员挂名参与创作。对此我和大多数成员的想法一致:集体创作的原则不改变,为安徽争取荣誉的信心不动摇。那段时间我也从最坏的结果考虑解决的办法,但是我们“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创作组是一个大团队,他们是省文化厅、省文联、合肥市宣传部、合肥市文联的各级领导以及文化厅推荐的专家和我们请来的艺术顾问,还有许多关心我们的朋友们,在困难出现时关心鼓舞也会出现。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天下午有位老人来到工作室,他就是1978年时任凤阳县革委会主任的支道友先生,他看了作品草图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谈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事件情节和珍贵史料,尤其是他一进门冲着作品草图说了一声:生死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此后我们的作品又有了一个名字《生死印》。还有著名画家鲍加先生对我们集体创作的形式一直是肯定的,在《生死印》创作的过程中他给予我们的指导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在他的启发下完成的第七张素描稿,把我们先前的多点分散的自然主义构图,引回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上来。这张素描草图在20085月的北京专家组第四次草图点评会上得到肯定和鼓励。由于我们在诸多大小矛盾面前没有停步不前,纠缠恋战,把创作始终放在工作的唯一重要位置,影响全局的矛盾渐渐远离视线,成员间的不快也随之淡忘。

2008年是个大喜大悲的年度,在南国冰雪灾害的消退中我们的创作状态也慢慢恢复了春的活力;5.12汶川大地震让大爱充满神州也让我们全体成员心情激奋,使命感倍增;在北京奥运会的呐喊声中,我们《生死印》创作组进入了最佳创作阶段,20081126日除两人请假我们创作组四名主创人员全部赴北京参加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最后一次作品观摩点评会,在观看了全国各地上送的作品后,大家倍受鼓舞,在下榻宾馆我们连夜开会就下一步的正稿创作思路进行讨论并明确了创作分工,对过稿线描,局部渲染,具体深入刻画,整体调整过程定位定人,即每阶段一人执笔,其他人动口不动手,下一位执笔人可修改前阶段执笔人的画面,直至满意后交后一位执笔人。事实证明这种以一人执笔,背靠背的创作方式是行之有效的,这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和矛盾也充分地发挥了每一个创作者的特长和积极性。从2009年初到20096月,正稿创作过程用了半年时间。还是那句话:作品的成败功过靠别人去说,但我们确实是尽心了。

就在作品即将封笔时,在作品《生死印》最后一次在省内观摩点评会后,创作组中又有人提出创作所得平均分配和作者署名按姓氏笔划排列的提议,当然还有不同的想法:我们要向哪里去?这就是真实的我们——《生死印》创作组成员,这就是合作的极限,痛并快乐着。 

                              2009623

编者注:2010年6月上旬,由著名画家张国琳先生(本文作者)授权,经安徽书画网策划,2010年7月29日,该文由安徽书画网向社会首次发布。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QQ邮箱或ahshuhua@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