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专题特刊 » » 名家访谈

 

敏事慎言  穆若清风

――访著名书法家张良勋

记者 吴燕  2015年5月6日

 

主席在访谈中

他书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热烈而奔放。他将满腹诗书和生活的历练融进了自己的书写世界。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良勋。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了当代著名书法家张良勋先生的家中,带着激动和惊喜的心情,探访这位谦和的老人,与他进行了一次难忘的交谈。

“国魂”在于文化

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到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楷书、行书,汉字的每一种形式,古人往往都赋予了生活的寓意,汉字文化中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心态、审美情趣及意识形态等。而书法有着诗情的跌宕、舞蹈的节奏、绘画的意境、音乐的灵韵。张良勋先生是深谙汉字书法文化内涵的。他的行草书创作,不只表现技法的娴熟,而是将高超的技法融入他本人气质深处,把书法个性培养贯穿于书法家身心双修的全过程,超然物外,进入精神和美的最高境界。

不同于《辞典》中对于“艺术”的理解,张老有着他自己对于“艺术”一词的感悟:“《辞典》上解释艺术是艺术的门类与功能,而没有解释出艺术的本质定义。我认为,艺术是以最简单的元素进行搭配组合所产生的丰富变化,构成的一种可以使人产生感觉,打动心灵和的形式。”

“传统文化与书法有着一种无法拆解的因缘,书法因文化而具有灵魂。反之,书法又以其独特的形式美让文化绽放光彩。”张老心目中的书法与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在我心目中,黄宾虹、齐白石、吴昌硕等才是大师,所以你们不要随便给当代的书画家冠以大师头衔。当代的大师称号应由后人评说。搞艺术的不要和当代人比较,而要纵向比较。将自己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评价自己的水平。”

“书法本身负载着历史沉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内涵。书法之所以在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中独领风骚,永葆青春,不在于它的表层形式,而在于它内部蕴含的深邃的文化。对于书法艺术的追寻,不能仅仅局限于写字本身,更要追寻文字背后的意蕴,重视对理论的研究。只有当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作为书法的内涵时,书法才能够感人。”

一技之成 智行两尽

张良勋先生的心中,古代法帖是最好的老师。“书法学习要在一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勤加练习。就像游泳,不能只看教授游泳的课本,写字也是一样的,需要勤奋的练习。学书必须是沉下心来长期练习、感悟、积时而成。”

张老说,书法创新是在学习传统基础上的进一步的追求。创新应该是有机的,如果没有传统功夫而随意创新,一撇一划刻意求变、追求个性,写出的字肯定不自然甚至会产生“怪胎”。只有符合毛笔、宣纸、汉字的特点,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是有机的、自然的。所以说创新是在学古帖的基础上的渐变,不能突变,渐变是自然形成的。相反,若是盲目求变,到了五六十岁之后,可能就会感到苦闷,后悔自己徒费时日。“我可以理解年轻人创新的热情,但是,书法创新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张老说,临帖是首要功课。“临帖就是把古人用笔的习惯,变成自己的良好习惯。全部笔法学会后,自然可以随意书写并能与古人接气。”临帖和感悟是历代书家必走的学书之路。

笔尖行走的舞者

今年七十五岁的张老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1961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当代著名书画家孔小瑜、童雪鸿先生等。1965年从事新闻工作,且从事美术创作和书籍插画等等。1964年创作的板画《支援麦收》、《公社姐妹》参加了当时的国庆十五周年全国美术展。并在不到二十四岁的年纪里,远赴欧、亚、非多国展出。

先生的书法根于传统,高古厚重,大气磅礴。学书是从“颜、欧”入手,近三十年主攻“二王”,取其自然飘逸之态、雄强险俊之势、拙朴高古之趣;兼师张芝、钟繇,探究伯英、太傅之快捷流美、汪洋恣肆和圆润遒劲、笔法精简......近十几年张老呕心碑学,致力于把魏碑和行书有机结合。

当然,张老深谙博取众长之理,他上溯秦篆、汉隶的同时,对初唐四家欧、虞、褚、薛,对颜、柳楷书及张旭和怀素的狂草均有研究;对“宋四家”苏、黄、米、蔡及近现代康有为、于右任等大家也无不潜心揣摩,以求融会贯通,为变法积累素养。

1979年,张老的草书作品在上海举办的全国职工书法竞赛中荣获三等奖;1980年,行书条幅于沈阳获选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展”;同年,另一行书条幅获选参加为纪念中日友好条约缔结十周年而举办的“中国明清、现代书法赴日巡展”,此展明代书作二十件、清代书作二十件、现代作品六十件。张良勋先生的作品被日本书评家远藤光一先生评为“具有明代文征明典雅蕴藉之气格”;1982年,其章草作品于南昌选入“全国第一届中青年书法展”;其后,书法又参加全国第二届书展和第二、三届全国中青展、中日书法交流展、国际书法展等多届、多项大型书展。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张良勋为首批会员;1981年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成立,张老作为创始人之一被选为常务理事;1988年当选为省书协副主席;2001年,继赖少其、李百忍之后,当选为第三届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并同时担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江淮书画研究院院长。其多件作品被中外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收藏,并在全国多家出版社出版、刻入多处名胜碑林。并且曾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展赛评委。

如今,张良勋先生已经成为全国认可的当代名家,在书法上的造诣非同一般。而他才气内敛,从不张扬。“书者不仅要追求字的外形美观,更要追求内涵的丰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到作品中去,使观赏者透过书法看到书者的精神境界。”

张老一直强调,“书法到后来,练的不是笔法,而是要写出头脑中的思想境界。”即便是现在技艺纯熟的状态下,张老还一直临帖学习古人。“古人的经典法帖是留给我们最直接最重要信息,记录着古人书写时的情感、状态、笔法。这需要我们细心品读,不断深入,才能慢慢知道古人用心处。其宝贵甚至胜过理论著作,因此读帖是我们学习书法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吴燕 )

0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QQ邮箱或ahshuhua@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