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 文艺评论 » » 美术评论

 

雄浑壮阔之魂

——记安徽省美协会员、知名山水画家祁建新

伍先飞

 

【人物档案】祁建新,男,1977年生,浙江温州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农工党安徽书画院理事,名企名家平台创建人。

自幼爱好山水画,笔耕不辍,对传统中国画孜孜不倦以追求,在著名画家陶小平先生的指导下专攻传统国画山水,其绘画逐渐形成独有风格。

2014年,作品曾参加合肥市佛教界祈福迎新春书画展;2015年作品《霜叶红于二月花》参加中国农工党成立八十五周年书画邀请展《东山草堂》受邀参加合肥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2016年参加中国诗书画学会.中国书画院 举办的四省联展,2017年参加农工党安徽书画院全国巡回展 等等各种展出,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南京、福建、浙江、湖北、安徽等地区展览并被多家省级美术机构及藏家收藏,曾多次受到老一辈艺术家的指点和好评。《美术报》《市场星报》《中国美术服务网》等多家媒体对其参与的书画活动均给予了报道。

 

 应该肯定地说,祁建新是近年来安徽画坛上涌现出来的最年轻、最优秀的山水画家之一。

他是一位将自己的追求与时代精神、民族特质融在一起的画家。

他是一位坚守中国画与中国画家民族根性的画家。

他的山水画,不仅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来自大山深处的生命的呼唤!

年轻的祁建新何来如此纯粹的艺术情愫?

如果人生真有宿命的话,我相信,成为山水画家,或者说,成为著名山水画家,这都将是祁建新的宿命!

他出生在浙江温州括苍山区。这里是古老而又隽秀的湿漉漉的江南大山区。这里的山咬着山。这里的山撑着天。

祁建新的家就坐落在这半山间。清晨,他可以从窗户看东边第一丝晨曦,傍晚,他可以坐在门前看西边最后一抹晚霞。这里虽生活贫苦,但民风纯朴,一年四季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使人忘却烦恼,对生活充满情致。

祁建新自记事时起,就流连于这自然山水之间,或上山摘野果,或爬树掏鸟窝,或奔走在原始的梯田之间……更多的时候,是每次雨后,山色澄明、山涧泉水轰鸣、山间岚气飘渺时,他就爬上山巅,看云涛涌卷,见那些山峰时隐时现于云雾之间形若仙山浮岛时,便浮想联翩。

祁建新家虽是农民,但爷爷很有思想和学养,为人正直无私,一身正气仁爱。所以,受爷爷的影响,他的父母也传承了良好的品德和淳朴准则,受这种环境熏陶,祁建新从小就接受了优秀的传统教育。

这虽是块贫瘠的土地,但这里山水的风骨与襟怀,却孕育了祁建新的智慧和灵气,让他从小就聪慧伶俐、天资过人,而且让他在心灵深处孕育着一种登顶的目标、高远的志向、不屈的意志和刚毅的力量,铸成了他一种坚韧、奉献的精神和包容、忍让的品格。

沐浴着大自然的恬适之美,祁建新的童年,被痴情地留在了这些自然美景之中。而自然的纯净之美,也就深深的镌刻在了祁建新的心灵深处——向往自然之美、追求自然之美,便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祁建新从小就特别喜欢写字画画,尤其喜欢画画。在学校里,他对着小人书画梁山好汉,在家里,他对着门前的山水画山水,显露出极高的艺术天赋。

因为家穷,祁建新初中毕业后只好外出谋生。

温州是块奔放和充满诗意的土地。温州人那种创业、自主、开拓、创造的精神早已嵌入祁建新的骨血。当他无奈地背上行囊离开了生活16年大山的时候,当爷爷、父母、弟弟及家中那栋茅草屋在他的泪光里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突然出来涌现出一股豪气和壮志来!

他立志要改变眼前这种现状!曾经多少次,他看见父母躬耕于山坡的时候,看见白发爷爷仍在忙碌的时候,他就滋生出这种想法,励志自己努力学习 改变现状 报效家庭。

遗憾的是,他无法继续上学深造。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自学,一定要出人头地。所以,对此时的祁建新来说,与其说是豪壮,不如说是悲壮!

或许是冥冥之中与山有缘?祁建新人生的第一站却是来到山西省阳泉市。阳泉市位于太行山西麓,因五台山和藏山而闻名中外:藏山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被晋国公杀害,赵朔死前将遗腹孤儿托付给门客程婴,程婴舍去己子,携赵朔的孤儿赵武潜入盂山藏匿,后人就把盂山改名为藏山。

这里千峰叠障,万壑含烟,危岩若削,洞穴幽奇,松柏参天,涧水潺湲,山光水色瑰丽,风景四季宜人。一座山,因为它的险峻而显得神秘,却又因它的故事而令祁建新向往!

祁建新开始学做外贸生意。虽然是第一次学做生意,但他以自己的好学、真诚、毅力、勇敢、坚强赢得了市场。在盂县几年,他勤勤恳恳,除了认真做好每一笔生意外,业余时间就是学习。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始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心愿,考取了理想的大学深造。因为忙于事业,忙于学业,渐渐地,他只好将自己喜爱的绘画艺术深藏于内心深处,只是得以空闲的时候,偶尔提笔,释放心情。

不过,他的人生体验却异常丰富。从括苍山脉到太行山脉,从滋润细腻的南方到干燥凛冽的北方,祁建新不仅经历了身心的嬗变,还经历了自然的演变,更重要的是,藏山的忠义文化以及人文历史,深深影响着他的思想及性格。

在阳泉市六年,祁建新获得了学习和生活的快乐。虽然生意做得好,业务不断扩展与发展,但这里相对于南方一些城市来说,毕竟改革和开放的力度还不够。为了寻求最大的发展,祁建新开始南下,到达南京后,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了合肥。

2002101日,这是载入祁建新生命史册的日子。这天上午,当祁建新随着国歌声踏上合肥这片土地的时候,他的精神为之一振,虽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但他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块土地以热情的姿态迎接了这位英俊帅气的年轻人,然后,又以宽厚的姿态为他真诚的奉献了一切!

远征而来的祁建新,在这里得到了安慰和抚慰!如鱼得水一般,在这里,祁建新不仅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还供职于温州商会某部,事业开始蒸蒸日上,蓬勃兴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事业走上正轨后,祁建新加入了农工党书画院。农工党安徽书画院内聚集着很多优秀书画家,经常和他们在一起开会学习,受他们书画创作的影响,潜藏在祁建新内心深处的那粒艺术的种子也开始逐渐萌动起来。

于是,祁建新捡起了因工作、学习而丢弃多年的画笔,重新作画!

其实,生命的精彩与否,并不在乎个性的内敛与张扬,并不在乎个人的功名与成败,真正精彩的生命,在于他真实而快乐地创造可能的极限,真切而淡然的去诠释自己已经或即将过去的历史,没有怨恨。祁建新捡起这支笔,就是捡起自己的过去,捡起快乐!

没有老师,他买回来画册临摹;不懂理论,他买回来画论钻研……一本画论,一本画册,他便浸在其中;一支笔,一张纸,他便有了整个世界!

每天清早起床,他第一件事就是展纸画画;每天晚上回家,即使是深夜,也要临习一番再去睡觉。画画,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山水,祁建新有着一种宿命般的眷念以及挥之不去的情结。因为业务关系,他常常奔走在全国各地。他的后车厢里,总是备好各种写生本、纸笔墨砚等,完成业务后,他要么去当地拜访绘画名家,要么去当地有名的山川写生。每一次拜访,在艺术上他都会获得一次提高和感动。每一次写生,他的心灵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就会获得充实和满足,有种皈依和被洗礼的感觉!

这样的拜访和写生,使得祁建新获得了丰厚的绘画知识。然而毕竟是自学,毕竟不懂线条与色彩,他在绘画过程中找不到艺术的正确表达方式,所以,显得很吃力很迷茫。

看到祁建新这样虔诚于绘画艺术却不得绘画要领,农工党安徽书画院一位领导将他介绍给了安徽省著名山水画家陶小平。陶小平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水画作品曾多次入展全国美展并获奖,传统山水底蕴深厚,极具艺术个性。

一个是德馨如荷的山水画大家,一个是有才气有人品有悟性有天赋的山水画爱好者,两人一见相互倾心,祁建新高兴拜陶小平为师,陶小平满意收祁建新为徒。

为给祁建新打下扎实的绘画基础,陶小平首先送给祁建新一本《芥子园画谱》,让他临摹.锻炼.及各种传统画技法的要领 古代宋画的精髓 等山水画论。

《芥子园画谱》与传统山水技法 这些山水画论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也是世人学画必修之书。从这天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看山水画论就成为了祁建新每日必修课之一!

除此之外,陶小平还在线条、构图、色彩等方面一笔一划地给祁建新讲解、示范。不断的临习和学习,不断与绘画的亲密接触,演变成了艺术对祁建新心灵的深情召唤!

精神上的跨越与成长,是追求产生的根源,而追求无疑又是凝聚个人生命精力和能量的粘合剂。在这种状态下,祁建新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了艺术的学习和创作之中。

在线条、墨色、表象、构成等方面,祁建新进行了深入刻苦地学习、研究和实践。长期的这样的临习,有时会使他觉得学习和创作变得烦躁、郁闷、迷茫以及心绪不宁。每每出现这种情况时,他要么跑到师傅家里,看师傅作画,认真向恩师拜读请教,要么就走出画室,跑进大自然,将心放进山水之间。

绘画知识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师山川师传统的过程。祁建新揣着虔诚的艺术灵魂,去黄山、大别山、、太行山、华山等名山大川写生,去体验大自然的律动。他不畏苦寒,乐而忘返,陶醉其中,真正作到了“搜尽奇峰打草稿”,从中感受到了激动和冲动,也从自然当中找到真趣,更感受到了充满神秘的“天人合一”的山林气息和秀美!

 

 

他的写生稿是大自然嬗变的真实记录,其形态、结构,其山脉走向,其季节变化,经得起任何严格的科学论证。设想一下,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或阳光高照、或高山峻岭、或阴雨连绵、或深谷幽暗、或瀑布飞泻等多变的环境之中,总有一个不变的身影,手持画板,心无旁骛,一笔一划地描绘着眼前的世界,那是一幅怎样的的景致啊!

每每这一时刻,祁建新都在想,怪不得孔老夫子曾感叹“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而这种以山水来形容仁者与智者,只有对仁和智有了极其深刻的体悟后,才能说得这样生动而深刻。

而长期行走在山水之间的祁建新,他的身心已被“禅”深深触摸过,悟透了老夫子那句话的内涵,成为了一个自信的、有着博大情怀的生命者!

 

生命就像一段奇妙的旅程,每行至前方一个驿站,你总能发现那些潜藏着的不为人知的美妙风景。

绘画的过程如同生命的旅程一样,都是以探索与检阅为目的。祁建新从书本里、山水间悟得了艺术精髓,找准了适合自己艺术发展方向,便开始将自己振动的心弦,一一倾泻于笔墨之中。

祁建新画山水,不是盲目的去描绘,他有自己的独到认识,首先从挖掘山水文化灵魂开始,来丰富自己对山水的认识和了解。

他说,唯有研究体察了山川文化,才会真切地领略山川的神韵,才有可能使自己笔下生辉,创造出无愧于大山大水的优秀画卷。

山水文化的美学精神是一种激越豪迈的美,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美,是一种超越具体物象的虚幻之美。作为土生土长的括苍山人,他的根就在山水。那里有他熟悉的河流,他在那里洗过澡;那里有他热恋的山坡,他在这里爬过山;那里更有他童年时代记忆和故事,有他青年时代撒下的汗水与泪水。那里的一切,时刻牵扯着他的心,一直深深植于他灵魂的深处!

在祁建新的心里,一直埋藏着一个赤子的情结:他要感谢养育自己的家乡,讴歌家乡那壮丽的自然景色。

只是,由于他在太行山生活了六年,与南方充满灵动、俊秀的山水相比,北方那刚阳与阴柔、峻厚与壮美、沉雄与崇高的山水精神气质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使他不能自拔。在绘画的时候,他开始有意识的将南方山水与北方山水交织在一起,使他们的神韵相互依托,相互融合,使得作品更有灵性,神韵和品格。

翻看祁建新山水画作品,除了惊讶之外,便是惊秫。在这重重水墨晕染的山水之间,除了蕴藏着他的高超艺术造诣外,便是无尽的情思!

继承和广纳后,祁建新在绘画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了开拓、创新和突破。作为一位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山水的画家,祁建新总以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情趣来驾驭造型,来处理画面。他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磨砺过程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凝聚在血肉里,用他灵巧的画笔,把富有思想的血肉涂抹在宣纸之上。在这里,祁建新他把传统的笔墨功夫发挥到淋漓尽致,所谓“勾、皴、擦、染、点”等常用的技法差不多都经过他的改造和创新。纵观他的作品,用笔极为大胆泼辣,用墨黑、密、重、厚、轻,随心所欲,画面几乎全是黑白二极,立体感十分强烈,光与影处理得恰到好处。古老的笔和墨在他手中,竟如现代利刃,纵横驰骋。

在祁建新的作品中,既突显出雄浑苍茫的大川高山,又显现出秀逸温婉的平远山丘,将郭熙的“三远”理论演绎到了极致:取法“高远”时,高松峻岭,险峰危崖,峻峭挺拔,气势雄浑极致;取景“深远”时,崇山重叠,逶迤绵延,云波滔天,景色辽阔极致;取势“平远”时,碧波粼粼,江天空阔,小桥人家,景致优雅极致……

宗白华在《哲学与艺术》一文中,把“景”“情”“形”作为艺术的三层结构,祁建新说,“景”应该是艺术创作的来源,“情”则是艺术作品的生命,而“形”是艺术作品表现的载体,这三层解构在艺术作品中缺一不可。

因此,祁建新是把生命注入自己的绘画中。他笔下的山水已经不是有迹可循的具象山水,而是“心象山水”。无论是在他的心底还是在他的纸上,那流畅多变的线条,表现着各不相同的地貌特征的山峰、丛林、河流、村落和田野。画面上,阴晴寒暑、风雪烟霞、斗转星移、草木荣枯,虽然岁月已逝,但仍是气韵灵动、栩栩如生,一股逼真而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祁建新的山水画作品传统功力扎实、笔墨凝重厚实、构思奇妙磅礴的独特意境。在表现山石水流方面,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模式。凭着多年的创作经验,他用笔墨颇有心得,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将水墨渲染得幻化随意,营造出一种形神兼备、天人合一、云烟飘渺、深邃空灵的境界,展现了他较强的写实能力和物我交融的生动气韵。

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祁建新终于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艺术创作道路。在构图上,他将南方山水的景象布置在前景,然后转换至北方山水,由近景至远景,逐层展开,一路铺展,体现出厚实的叙事能力。

深厚的艺术功力,严谨的法学法度,让他的作品画面精细、构思大胆巧妙,气势磅礴,线条变化丰富,墨色沉着绚丽,笔墨简练,格调高雅、自然含蓄,形象清奇,意境幽深,厚重中透出空灵,润中见苍,层次有序,不随流俗,不拘一法。在对山的陡峭、奇峻等方面描绘,他更是显得游刃有余,仿佛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作品格调明快、典雅脱俗,清新悦目,雅俗共赏,风格自成一家,给读者带来一种深厚的中国文化气息。

他的作品,既有民风朴厚的民俗风情画,又有峻峭磅礴、笔墨酣畅的写意山水画。

在民俗风情画里,可以看见蜿蜒迤逦的流泉、幻如仙境的云烟、姿态婆娑的树木、风景怡人的房舍……这种质朴而神秘、恬淡而雅静的画面,给人一股最原始、最纯粹的生命气息,令人神驰心往;

在写意山水画里,你可以感受到狂放不羁的笔触,大开大合的布局,凝重鲜明的色彩、奇思妙想的构图……这种粗犷而刚毅、深远而幽静的意境,似乎在永远拒绝着你,但又在诱惑你,让人荡气回肠!

从祁建新的作品中,读者不仅能够感觉到中国山水画的那种宏大的气势,在山水间营造出磅礴的山河气势,还能够品味出中国画的意境和精髓。

祁建新独创了一种意境。这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一种精神境界。这是画家的学养、天赋、勤奋的完美结晶体。这种意境,给观者展现了一个宽阔而深邃的审美空间。

   

 祁建新是一位永远行走在路上的艺术家。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对于美术真谛、形式美感、以及人生理想、心路历程的深沉思考。

祁建新年轻好学,无论走到哪里,都非常谦恭。在合肥,他曾多次问学张松、光相磐、朱秀坤、马施兰等著名画家,加之他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对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之句感悟最深,对于“师道尊严”,祁建新有着自己最透彻的理解。

所以,对他在学习、生活和创作中帮助和影响过他的人,祁建新都尊为师。今天,当他用画笔诠释山水的时候,他画出的都是内心真正的感受!

祁建新说,画家修身养性要做两件事,一是正心,二是格物。正心,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是在艺术上的精进,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正信。格物,就是要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正如爷爷当年对他说的一样:对一个人的优点要去吸纳,对一个人的缺点要去思考、摒弃!

正心与格物是生命的一种境界,境界到了,艺术的神采就会显现出来。

所以,祁建新不炒作,未来的艺术是作品说了算,不沽名钓誉,拒绝一切媚俗与低级的艺术和思想,努力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你为什么这样痴迷画画?”我问。

“因为我终于找到了自己”。他说。

是的,艺术就是为了寻找生命的真谛,祁建新生活在自己的本心之中!

所以,无论是作为艺术家还是企业家,祁建新都是积极的、向善的。作为画家,他努力创作出艺术精品奉献给社会;作为成功企业家,他积极回报社会献爱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作为企业家和画家,他创办了“名家字画·企业名家高端平台”,把企业家和艺术家结合起来,让企业家去了解艺术家,让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传递给企业家,为企业家和艺术家的相互融合牵线塔桥做出了贡献。

河岸对河流说:“我不能留住你的波浪,让我留住你的足印在我心里吧。”这虽是戈尔泰的名言,但也是祁建新的心声!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网警公安备案号34011102000160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QQ邮箱或ahshuhua@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