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 文艺评论 » » 美术评论

 

好一盅老火靓汤

郭洪维

      

品读刘继武先生的花鸟画,如品一盅老火靓汤,不激不砺,亲近醇和,至于腹中方渐成淋漓元气,回味良久。这其中滋味,透者八大的简淡,又有老缶的沉雄、乃至齐璜的天趣,更有他自个的仙逸。

赏刘继武先生的花鸟画,无疑须要用正统的姿态、正统的眼光,才可以领略其中意趣与韵致。因为刘继武先生走的是不折不扣的正道。传统中国画审美自成一套,自文人士大夫开始“逸笔草草抒写胸中意”之后,精神和意趣的追求倾向压倒了纯绘画性的形象描述,书法性绘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于是笔墨线条不仅是画面的组织构成,更是画面的主角。书法入画是刘继武先生坚定的艺术准则,丝毫不受时流干扰,驱笔使墨,一招一式,出规入矩,点不轻弹,线无虚发,起承转合之间举重若轻,飘逸而不失稳健,厚重而不失灵动。其笔墨精妙实在无须赘言,识者自能感受这不胜言的趣味。

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中国画从“匠事”上升到“雅事”,由追求具象演变到追求意象,这种由绘而写的过程是对中国美术发展的有力推动,也是对中国美术精神的升华。可是当其发展到过于程式化的时候,又会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绊脚石。陈陈相习的程式与题材势必僵化了中国画,也使其发展空间越来越狭小。同时,过份强调以“不似”博“神韵”的偏见,也使之远离生活,成为无源之水,唯有闭门造车。康有为、徐悲鸿等先贤发出了改良中国画的呼声。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刘继武先生不免自觉或不自觉受康、徐诸名家思想影响,思辨性地继承传统,师法自然,向生活索取艺术灵感。坚持写生,以形写神,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求一种契合,经数十年寒来暑往,笔耕不辍,终成今日沟通古今、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自有神的境界。这种雅而不俗、亲和而高雅的艺术追求,在今天怒潮狂流的画坛里,无疑是一潭宁静清凉的泉水。

熙来攘去,当今画坛实在热闹。豆腐未食梦成正果者恒河沙数——或飞檐走壁、杜撰前卫;或乞灵西法、颠而覆之;或抱死教条、标榜正脉。刘继武先生却能置身于这喧嚣的背景中,继续一招一式、神闲气定地文火煲制这一盅老火汤。这难道不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

                                               广州嘉德市场&客户服务总经理 郭洪维

     刘继武作品欣赏>>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QQ邮箱或ahshuhua@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