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 文艺评论 » » 美术评论、书法评论

 

泼 墨 写 中 国

         ——记著名画家龚艺岚先生

  新华社记者 陈先发

 

    对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中国著名画家龚艺岚先生来说,要面对画廊内人头攒动的观赏者,是件颇为费力的事情。但他还是诚恳地为许多人解答提问。他没有为这次个人画展请解说员,谢绝一切商业性赞助,是他多年坚持的准则。

虽然如此,在他70岁的寿诞日,由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等处为他举办的这次画展还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安徽省负责此类事务的官员说:这是该省数十年来人气最旺、受到赞誉最多的一次画展。

“他是最具中国传统神韵的画家。”安徽省书画院院长王涛先生说。

1931年出生的龚艺岚先生是中国画坛泰斗潘天寿大师的学生。他的画路很宽,精人物、工花鸟、工写兼擅,作品丰润典雅、清隽飘逸。他的人物画重在传神,花鸟画重在情趣,山水画重在意境,画面色彩明快、色墨交融,浑厚华滋,行笔不惑,落笔成形。尤其是他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

                      《睡莲》

1998年他创作的《睡莲》是一件典范之作。粼粼水光之上,青黛莲叶托起一具娇娜入梦的全裸女体,女体展示出浑圆丰韵的东方纯美,莲叶周边以金色涂饰,在幽暗水光中闪烁,画面充溢着浪漫、神秘的氛围,令人沉醉。

《丽人行》是一幅有着浓厚古意的仕女图。画中展示的是中国古都长安三个踏青出行的女子,画中人身形婀娜多姿、眉目顾盼传情,洋溢着东方的人性之美。这幅画的技艺显示了龚艺岚先生和他倾心师法的中国古代大师吴道子一脉相承的传统人物画精髓。

与当代中国的许多艺术家一样,龚艺岚先生将他现实主义的关怀倾注到了艺术品中。从1950年起,对现实的真诚关注、解读、疑惑与激情成为他创作的主要灵感源之一。

《孺子何辜》展示了他对中国20世纪60年代政治运动“文化革命”中受摧残者的同情;《石壕吏意境》借中国古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歌诠释展出了他对农民命运的关切。近50年内中国现实的每一次重大变化,在龚艺岚先生的作品里都能找到印证。

《一枝一叶总关情》描绘的是中国古代一个读书入仕的名人郑板桥。郑板桥是以一生关注社会底层人士疾苦而被后人传诵的。所以一些绘画评论界人士认为:“此画无异于龚先生心态的一个自我写真”。

                                        右图:《丽人行》

在画界,龚艺岚先生还以其耿直真诚的个性、清高自律的操行受到推崇。他多年坚持的“三不主义”(即作品不参加评选、不去竞争奖项、不靠金钱操作获得荣誉),虽然使他在艺术品市场场上少得到许多利益,但他由此所获的清宁寡淡的中国传统文人生活方式却使他的画技更加精进。

龚艺岚先生说:“我得到的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生活和情怀”

(本文写于2000年)

作品赏析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QQ邮箱或ahshuhua@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