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 书画新闻(皖艺动态 ) 书画知识 » »
 

 

 

 

 

从隶变看隶书的发展

 作者:马启鹏  发布日期:2010-01-04

 

 

摘要:隶变解散了篆体,打破了古文字以象形为主的构形特征,使我国文字开始符号化和抽象化。这种变化纯化了线条,解放了汉字的空间结构。隶书在书写中方笔和侧锋的运用和发展了汉字的笔画,使得汉字富有提按顿挫和起伏流畅的线条美。所有这些变化和特征为隶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在西汉隶书形成的基础上,由民间和文人这两股力量把隶书推向了两座发展高峰,即东汉的发展高峰和清代的复兴高峰。这两座高峰的出现为我国书法艺术树起了两座丰碑,成为后人进入书法殿堂的钥匙,光照千秋。

关键词:隶变   隶书   隶书发展

隶变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字经过隶变而由古文字阶段转入今汉字阶段。这个变化,无论在文字史上还是书法史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篆书意味较浓的古隶到成熟的今隶又经过相当长的隶变过程,这一过程推动了隶书及汉字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揭开了汉字发展的新篇章。

一、关于隶变

隶变也称“变隶”,文字学定义为:“汉字字体由篆书演变为隶书。”。隶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是整个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传统意义上认为汉字演变遵循从大篆、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的顺序,这种发展过程本身无可厚非,但这种顺序却往往给人一种错觉,它无形中导致了人们普通认为隶书是由小篆变化而来,于是关于隶书的起源就产生了一连串的说法:《汉书.艺文志》中说:“秦时官狱多事,苟趣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即认为隶书为徒隶之书;《说文解字.序》中进一步发展,把隶书指为程邈所作:“秦始皇初兼天下,。。。。。。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曰隶书。”;唐代书论家张怀璀说:“崇隶书者,秦下郢人程邈所造也。邈字元岑,始为衙县狱,得罪始皇,出系阳狱中,覃思十年,大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等等,不一而足。从这些例子中不不难发现:关于隶变和隶书的形成是在秦始皇时期。然而,从汉字发展演化的历史事实来看,隶变的过程是复杂的,它不仅包括大篆的隶变,也包括与小篆同时期的隶变,还应包括隶书形成前西汉前期的隶变。这个观点可以从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的我国中期的《楚帛书》以及近年来出土的天水秦简、睡虎地秦简、马王堆帛书、银雀山竹简中得到证实。为了更充分地认识隶变,现将隶变分成不同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

<一>小篆之前的隶变(战国中晚期)

一种文字的发展演变总是遵循着渐变性的规律。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强调文字书写速度,任何一种文字都会有草率的写法。于是正体与之相对应的草体便形成了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它们相互作用下不断推动着文字的发展,而草体的简约性和概括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辞旧迎新的角色。“当一种俗化了正体的草体发展到点画,结构面目全非的时候,在这些草体基础上加以整饬,重定的新一代正体便应运而生了。”1而小篆之前的隶变就是在这种正草体的对立统一中进行的。根据近年来出土的战国中期实物资料,如四川青川木犊和甘肃天水放马滩竹简等,我们不难发现一种貌似篆书而又非篆书的字体出现了。青川木犊上的字符既有篆书字形,也有与汉隶相接近的字形,但大多数字形出现了隶书的笔势和笔画连接方式,而且字形化繁为简,圆者变方,变字形的狭长形为正方形或略成扁形。如这些例子就是上述特征的具体体现。放马滩竹简上的字符用笔彰显草率之意,并且出现了轻挑的短笔和延展字尾的笔法。如有些字形横画延展较长,起笔稳重而收笔轻挑,可为汉隶“蚕头燕尾”的雏形。如以上的例子无可辩驳的证明了秦统一之前就存在着大篆向隶书的过渡性字体可为隶书的雏形。也是迄今所能证明的最早的隶变,是隶书发展所迈出的第一步。

      <二>秦小篆时期的隶变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1100多枚秦简上的字符在书写风格上是丰富多彩的。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的文字。对比一下它同小篆的结体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小篆结体圆转字形工整、呈长方形、布局匀称、均衡;而秦简转折兼施,隶书的“方折”特征已经很明显了;小篆线条均匀不强求节奏,秦简用笔出现明确的提按和运动的节奏感;小篆笔画横竖粗细一样,秦简出现了横细竖粗;小篆无波挑,秦简出现了明显的波挑与掠笔。如小篆写作,而秦简写作;由此可见,自战国中期开始的隶变直到秦朝仍在继续着,是隶变的发展和延续。这种变化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汉字在秦国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郭沫若“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能是在采用了隶书。”2来评价其重要性。

     <三>西汉早期的隶变

 1972——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批帛书和1983——1984年湖北江陵出土的张家山汉简表明:隶书在西汉早期已经基本形成了。相比秦简而言马王堆帛书和张家山汉简在字形上已经突破了秦简在字形上的以篆书封闭空间为特征的内向性结构,变而成为一种开放的空间结构,每个字不再有明显的外轮廓固定结构,常常出人意外地拉长波磔或缩短。这种笔画明显地打破了汉字的象形结构,代之以较为抽象线条来组合字形,尤其是作为主笔频繁出现,如根据书法界把波磔的分明与否作为判断隶书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来看,西汉时期是隶变发展的集大成时期,这种集大成的发展又展示了隶书在此时期已作为成熟的字体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隶变是汉字的一次大解放,它冲破了古文字“随体法”的构成方式的桎梏,在汉字和书法史上留下了最宝贵的一页。隶变的具体贡献主要表现为解散了篆体,化曲为直;分化和混同了偏旁部首;用合并的方法减省了汉字结构;变圆转不变的线条为方折的断笔。。。。。。如此一系列变化使汉字形体更加简洁化和符号化,提高了汉字的书写速度。从书法方面来看,隶变使汉字充分具备了艺术性的素质和本质,它简化了线条,解放了线的空间结构,进一步拓展了笔法,使方尾和侧尾开始应用于书写过程。这种提按顿挫、起伏流畅的线条,相对自由的空结构以及丰富的笔法在书家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下便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于是,隶变为隶书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而隶书发展高峰的出现也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隶书的发展

隶书,也称“佐书”,“左书”,“史书”指的是汉字往隶变后的新字体。隶书对篆书的构成作了全面的调整,摆脱了图案化的古文字阶段,走上了符号化的现代文字阶段。隶书的发展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因此隶书又有秦隶和汉隶之分。现根据隶变和隶书的时代特色分三个时期简述隶书的发展。

   <一>隶书的孕育及形成期

结合前面关于隶变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隶书的孕育和形成期应在战国中期和西汉早期。这一时期的隶书书法史上称为“古隶”。古隶起源于战国中期,发展于西汉早期。根据时代特征,现代书法界又把古隶分为秦代古隶和汉代古隶。那么“秦代古隶”又该作何种解释呢?著名书法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曾这样解释,说秦代古隶是“篆书的潦草写法,结体和用笔多带有篆书的意味,长扁不一,波磔也不明显。”3事实上,秦代古隶就是指带有隶书笔势的小篆,是隶变解散篆书所迈出的第一步。它一方面还保留着浓厚的篆意,另一方面则出现隶书的用笔,如扁圆转为方折,字体变为正方或扁方。。。。。。秦代古隶一般表现率真、质朴、粗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清新气息。

   汉代古隶一般是指西汉前期的隶书,它们“渐加波磔,以增华饰”。4到此时,古隶书就已基本定形,这一点在前面关于隶变的第三阶段的阐述中就可以得到证实,这里就不再多说。

古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东汉隶书走向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预示着一个五光十色的隶书鼎盛时期即将到来。

〈二〉隶书的鼎盛时期

隶书的辉煌鼎盛时期在东汉。

较之西汉,东汉统治者调整经济,政治政策,使得经济更加发达,社会财富的积累更为丰富,这一系列浑厚的社会积淀为东汉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提供了物质保障。

东汉统治者继续奉行了汉武帝“尊儒”的政策,大力兴办文化教育事业,不断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使他们在传播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汉时期官学和私学的蓬勃发展,盛况在前。而文字书法是儒家文化教育的基础构成部分,书法的优势对学生考试和知识分子的仕途进退都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书法便成了知识分子的必修课。

汉灵帝刘安在大学外另创一所国立文学艺术学校——鸿都门学,以施行专业化教育,为国家培养书法、绘画、辞赋、小说等高级专门人才。

正是这种广泛而又发达的文化教育为东汉书法艺术的繁荣作了人才上的准备。

另外,东汉自光武帝都好学善书。于是习书之风遍及全国,以书于“师授家习,能者善众。”

这样,从宫廷到学校,从最高统治者到文人学士再到普通民众,书法在最大层面得到了普及,更多的书家从社会的各个层面涌现出来,他们以极大的创造活力为绚丽多姿的东汉书法锦上添花。

在东汉的书法艺术中,隶书的成就最为辉煌,书法史上有“汉隶唐楷”之称。

东汉时期刻碑之风盛行于世,东汉的隶书主要留存于刻石上。由于物质载体从幅式小巧的简犊慊帛转向大块面的碑石,于是“挥毫天地大增,使书这无论在用笔、结构、章法等形成和作品整体气韵乃至意境的表现上,都有了充分地锤炼,积累和提高的可能。”6汉碑隶书笔画上的波、磔之美已达到隶书波磔的最高峰,在用笔的方、圆、藏、露诸法兼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结构上已呈横势扁方形,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代表碑刻主要有〈〈石门顿〉〉、〈〈乙缮碑〉〉、〈〈礼器碑〉〉、〈〈华山碑〉〉、〈〈孔庙碑〉〉、〈〈史晨碑〉〉、〈〈曹金碑〉〉、〈〈张迁碑〉〉等。这些碑刻代表了东汉乃至整个隶书发展史上的最高成就,成为后人临习的经典代表。这一座座丰碑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放光芒。

〈三〉隶书的复兴时期

隶书继东汉的高度发展后便跌入了低谷。自魏晋王元的书法史就是行、草书逐渐取代隶书而繁荣昌盛的历史。这种现象,自然有着深远的历史缘由,这里不再多说。这一低靡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清代。清代,随着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以及金石考据之学的兴起,为隶书的再度发展提供了条件。傅山、郑夔、朱彝尊是清代开隶书新风的先驱人物,郑夔将行草笔意引入隶书,故其书作醇厚去拙,清丽飘逸;傅山、朱彝尊书体亦佳,可入精品。

清代中叶,正逢盛世,经济的繁荣以及碑学的再度兴盛迎来了隶书创作的新高潮。于是隶书名家辈出,项背相望,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理论上翁方纲的〈〈两汉金石记〉〉是研究汉代隶书的权威著作。实践上,成就最高的书家是邓石如、伊秉绶和金弄。他们的成就在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使汉人隶书为己所用,另一方面则在于汲取他书体之长,融会贯通,自立门户。他们在隶书上的创新表现出了一种前无古人的胆识和勇气,一种超越传统的创新精神。他们的作品既注重汉人风骨,有富有时代新意,给清代隶书树起了三面旗帜。

晚清隶书乘前秉波,仍有所发展,但从整体水平来看,已不及中期的兴盛和辉煌了。卓有成就的书家当属赵之谦等人。

从我国中期隶变的萌芽到西汉前期隶书的产生,再到隶书的发展和复兴,我们可以看出隶变的原始动力体现在彻彻底底的实用性上,即隶变最原始的动机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而对篆书所做的一次解散和加工。它化曲为直,分化和混同了偏旁部首;用合并的方法减省了汉字的结构,最终在西汉早期形成了新的字体——隶书。

受隶变“简化”特征的影响,无论是从古隶向汉隶,还是从汉隶到清代隶书的复兴,我们可以发现隶书的发展遵循着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律:即由繁向简的发展规律。从前面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证实。如“工”秦代古隶写作,汉代古隶写作,现代文写作,

隶变对隶书发展的另一个影响是,隶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隶书朝“雅化”的方向发展,即朝官方和文人化方向发展。纵观隶变和隶书发展的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古隶,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即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也就是古隶和民间现实生活有着水乳交融的渊源和密不可分的情结。这些特征我们可以从古隶的结体和笔法的特点中得到证实。古隶结体笨拙自然,笔法轻挑草率,有一种率真而粗俗的美学元素,是广大普通民众精神气质的体现。,

到了东汉和清代,随着隶书的不断发展,笔法的不断完善,对书写者的书写水平有了较高的要求。书写的随意性逐渐减小了,因而就失去了隶书简捷变利的实用立场,同时也失去了隶书在民间广泛流通的内在条件和社会基础。于是,隶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达官文人抒写情怀的工具,开始朝着官方和文人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隶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隶书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隶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简化”特征导致了隶书朝着简单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隶书对笔法的不断完善又促进了隶书朝着官方和文人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值得更多的人去探讨和研究。

注释:

1引自刘志星〈〈汉字体态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页。

2引自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论的发展〉〉,载〈〈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年第397页。

3引自启功〈〈书法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第15页

4引自胡小石〈〈书艺略论〉〉,见中国〈〈书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第81页

5引自朱长文〈〈续书断〉〉,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第318页

6引自何启辉〈〈论秦汉刻石的书法艺术〉〉,见〈〈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1993,第七卷,第9页

参考文献:

1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杨择令:〈〈汉字学通论提纲〉〉,载〈〈书法导报〉〉,2006。10节19版

4程志强:〈〈古代隶书的发展与鼎盛时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9月,第9期

5赵文江,张达煜:〈〈书法教程〉〉,四川美术出版社,2000。8

6钟明善:〈〈书法入门〉〉,三秦出版社,1994。7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网警公安备案号34011102000160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免责申明:转载新闻及转摘的有关内容纯属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无商业目的及违规意愿,若有侵权与本网无关,本网配合积极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