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 书画新闻(皖艺动态 ) 书画知识 » »
 

 

 

 

 

林黛玉的“低情商”里,藏着人间的世情冷暖

 作者: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  发布日期:2021-01-23

 

 

   如果要问《红楼梦》里谁的情商最高,可能不少人会说是薛宝钗或者刘姥姥:说话滴水不漏,为人处事也很讨人喜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大概是看似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的林黛玉,日常聊天时会暗戳戳讥讽别人,有些事情看不惯就要直着性子说出来,才不管会不会得罪人。

  她的情商,真的很低吗?



  在一些初读《红楼梦》的人眼中,林黛玉是个身世飘零的可怜女孩,也是个仗着贾母宠爱怼天怼地的“作女”。

  比如,受薛姨妈所托,周瑞家的送花给迎春、王熙凤等人戴,黛玉看到花后,先提问:这是单送给我自己的,还是姑娘们都有?

  周瑞家的便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一听就开始冷笑,“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尴尬至极,一声儿也不言语。

  要知道,周瑞家的身份并不一般,她是王夫人的陪房,也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黛玉直接冲她甩脸色,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因为“金玉良缘”这个心结,黛玉也没少讽刺宝钗。比如大家去清虚观打醮,听戏时,贾母看见贺物里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觉得眼熟,宝钗回答说史湘云有一个,“比这个小些”。

  探春夸宝钗有心,不管什么都记得;黛玉心里不忿,又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一番话又酸又犀利,宝钗只得回头装作没听见。



  黛玉的“怼人”记录还不止这些,王熙凤、李嬷嬷等人都曾是她的“手下败将”。

  因此,当看到黛玉感叹“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时候,有读者把这归结于她情商太低,说话尖酸刻薄,对能得罪的人、不能得罪的人通通无差别攻击,导致人缘太差。

  其实未必。有一年端午节,宝玉心情不太好,跟晴雯大吵一架,最后几个人都哭哭啼啼的。此时,黛玉正好进门,看了个满眼,但并未一走了之。

  只见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听完这句话,宝玉和袭人都“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场风波就此烟消云散。

  对待仆人,她自有分寸。宝钗挂念着黛玉身体不好,便叫婆子给黛玉送燕窝。

  黛玉很清楚,婆子晚上可能有赌局,便说“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同时命人给了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婆子心里高兴,道谢后便走了,皆大欢喜。

  对身份低微、谈吐粗俗的赵姨娘,她以礼相待。有一次,赵姨娘前来探望,黛玉心知对方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但马上陪笑让坐,说“难得姨娘想着”,又忙命倒茶。

  不同于王熙凤的锋芒毕露,黛玉明白赵姨娘的小心机和小伎俩,但仍然只把这些当作好意。



  除了及时调节情绪之外,出色的管理能力也往往被认作是情商高的表现。

  《红楼梦》里的管理者中,王熙凤是一个优秀代表。与凤姐比起来,黛玉显得不食人间烟火,似乎精力都放在了吟诗作对上。

  但这并不代表她凡事不留心。黛玉和宝玉闲聊时说过,家里太过花费,“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后来,贾府败落的结局,也印证了黛玉的远见卓识。

  潇湘馆被她管理得井井有条,全不似怡红院里乱成一团。宝玉去潇湘馆,叫紫鹃倒茶;此时黛玉刚刚睡醒,也开玩笑让紫鹃别理宝玉,先给她打水洗脸。

  紫鹃并没有听黛玉的话,认为宝玉是客,自然先倒了茶再舀水去,说着就倒茶去了。一方面,这体现了平日黛玉奉行的待客之道;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潇湘馆里融洽的主仆关系。



  前段时间,“林黛玉倒拔垂杨柳”“为什么林黛玉外号叫林怼怼”等话题在网络刷屏,各种搞笑的“梦幻联动”之余,林黛玉的“双商”也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或许可以这样说,虽然看似敏感柔弱,但生活在鱼龙混杂的大观园,聪明的黛玉早就熟知人间冷暖。

  刚到贾府时,她处处留心观察,担心遭人耻笑,很快发现这里吃饭、饮茶的诸多规矩与家中不同。她没有坚持以往的习惯,而是选择与大家保持一致。

  后来,王熙凤一顿忽悠,把尤二姐骗进大观园,“园中姊妹和李纨迎春惜春等人,皆为凤姐是好意,然宝黛一干人暗为二姐担心。”能够识破凤姐心机的诸人,黛玉也在其中。

  她在渐渐成长,但在看透生活的真相后仍然选择保持一丝真性情,仍有锋芒。这是身世和性格使然,却不能简单看作是情商低的表现。

  每个成年人都要在俗世摸爬滚打。中庸理事、圆融做人,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知世故而不世故,适当地保持本真,也是一种行走于天地间的方式,林黛玉更像是选择了后者。

  洗尽铅华后的真性情,也算弥足珍贵。人人心里都有一部《红楼梦》,经历不同,看见的故事也不同。就像曾经有人说的那样,读懂林黛玉,也就读懂了人生。(完)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网警公安备案号34011102000160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免责申明:转载新闻及转摘的有关内容纯属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无商业目的及违规意愿,若有侵权与本网无关,本网配合积极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