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 书画新闻(皖艺动态 ) 书画知识 » »
 

 

 

 

 

红门画廊:不只是买画卖画

 作者:记者 胡劲华 欧阳毅 来源:财经时报  发布日期:2010-08-09

 

 

  红门画廊已有近15年的历史,是北京经营最久、资格最老的专业画廊之一。

  十几年前,操一口略显生硬的英式普通话的布朗·华莱士从大洋洲来到了北京,他在东便门角楼的雕梁画栋之间开办了红门画廊。 
 
  红门画廊从国贸到东便门发展成拥有两处很有影响力的画廊,可见红门经营颇见成效。华莱士认为这是共同关注造成的,“在艺术行业内越来越广泛的参与下,艺术市场处于持续的良性发展之中。

  各种展览得到越来越多的大众认同和商业空间,艺术得到越来越多的赞助和政府支持(尽管很低),主流和专业媒体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种关注正是一种经济力,“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中国参观者对当代中国艺术的兴趣不断增加,加上专业拍卖行、艺术博览会和政府赞助的展览会(如双年展)的推动,画廊也就有了‘活水’。”

  这两年中国当代艺术井喷,就目前的发展态势,华莱士表示对经营前景保持乐观,但在推介艺术家方面更加注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与国外画廊的合作上,他也是不遗余力。

  因此,隋建国、苏新平、周吉荣、谭平、刘曼文、秦一峰、王玉平、关伟、刘毅、韩从武、刘庆和、张亚杰等20多名艺术家成了红门画廊的签约艺术家,这对于画廊讲需要魄力,对于艺术家讲需要勇气,但对双方讲都需要实力。

  事实上,艺术家和画廊的关系也非常微妙。

  但也有艺术家指责画廊在代理过程中隐瞒“身价”,甚至不关心艺术品的去向,有的作品卖出去后也可能意味“死亡”,因为一些藏家没有合适的保护设备和展示平台。

  不管争论如何,这些都停留在买画卖画的层面。而红门画廊似乎更在乎的是一个画廊品牌的建立,这里就如同一个真正的国际500强,它会谋取利润,但它也会拿出利润去维系“利润生产线”。

  红门画廊每年都有艺术资助项目,作为 “国际访问艺术家中心协会”的一员,在过去的数年中,红门画廊曾为60多位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外艺术家提供在京访问工作的机会。

  同时,红门画廊还举办多种公益展出,由红门画廊和美国菲利普海德基金会(中国分会)共同举办的2005年版画年展为中国的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募得了14万元人民币。

  谈到红门画廊的发展,华莱士认为更重要的是应该大力扶持中国的当代青年艺术家们,因为他们的群体很小,但他们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希望和种子。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当代艺术才刚刚浮出水面,但如何真正随同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崛起”,作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终端之一的画廊是个推力器。

  关于红门画廊的经营,非常喜欢中国当代青年画家作品的华莱士并不愿意多谈。但对于中国画廊的发展前景,他毫不讳言中国还没有进入“画廊时代”。北京和上海有一些专业的商业性画廊,但数量还是太少,应该有更多的这样的画廊,中国的画廊才会走向规模化。处于雏形阶段的画廊要发展成熟、壮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网警公安备案号34011102000160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免责申明:转载新闻及转摘的有关内容纯属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无商业目的及违规意愿,若有侵权与本网无关,本网配合积极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