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 安徽文化 » » 文化概况

 

安徽文化概况

安徽舞蹈

安徽历史上疆域归属不稳定,人口成分复杂,形成了安徽民族民间舞蹈在品种和风格上呈现为多元性的格局。

纵观安徽舞蹈发展脉络,西周以前居住在淮河中下游的“淮夷”和江、沱、汝、汉之间的南方诸国,乐舞艺术丰富,风格豪放粗犷。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安徽长期处于分裂战乱之中,人民大量流亡,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濒临绝迹,而贵族、富豪和知识分子中的舞蹈活动却很活跃。同时由于大规模的江浙一带和北方人口迁入安徽,淮北人民迁往皖南,出现多种风格舞蹈流入的现象。唐代以后,节令习俗、迎神、庙会、宗教、祭祀活动都掺入各种形式的民间舞蹈,形成规范,流传至今。

安徽民间舞蹈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不同风格,即所谓“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色彩区:淮北及淮河两岸的舞蹈风格粗犷炽热,注重技巧。代表性舞蹈有《花鼓灯》、《火老虎》、《大鼓镲》等;皖西山区舞蹈风格明快,节奏跳跃,载歌载舞,代表性舞蹈有《鸽鸫理窝》、《十把小扇》、《十二月梳》等;安庆及长江两岸舞蹈风格秀丽文静,代表性舞蹈有《十二条手巾》、《十二月花神》、《抛球舞》等;江南地区舞蹈风格古老刚健、节奏深沉缓慢,代表性舞蹈有《傩舞》、《游太阳》、《得胜鼓》等;皖东南地区舞蹈风格柔美,表现情感细腻,代表性舞蹈有《双条鼓》、《秧歌灯》、《打对子》等。

据统计,安徽省民族民间舞蹈共有650余个,独具特色的约有100余个。代表性的安徽民间舞蹈有花鼓灯、傩舞、巫舞、龙舞、狮舞等。花鼓灯在全省流行区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在汉民族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花鼓灯舞蹈热烈奔放、粗犷诙谐,包括舞、歌、锣鼓演奏和有简单情节的小戏等部分,每个部分均可单独表演。舞蹈是花鼓灯主要构成部分,分大场、小场、盘鼓。花鼓灯的动作多源于生活,如“簸簸箕”、“端针匾”、“双扯线”等,有的是对自然现象的提炼和升华,如“风摆柳”、“风吹荷花”、“燕子试水”等。建国后,花鼓灯艺术得到长足发展,专业舞蹈工作者与花鼓灯艺人共同创作了大量广受欢迎的花鼓灯节目,代表性作品有《花鼓灯》、《刘海戏金蟾》、《玩灯人的婚礼》、《摸花轿》、《江南春早》、《欢腾的鼓乡》等。北京舞蹈学院、安徽省艺术学校都将花鼓灯列入民间舞专业的教材。

 

安徽戏曲

宋以前的安徽戏曲,仅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供参考。宋元时期始有零星记载,但过于简单。亳州人孟汉卿创作的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至今尚有流传。

明代初期,南戏在徽州、池州、宁国、宣州、太平诸州府广为流行。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均有传入,由徽商组织家班或出资支持民间戏班演出,多在徽州、安庆等地活动。这些声腔的传入,为安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安徽较古老的戏曲有宗教色彩相当浓厚的目连戏和傩戏。目连戏以佛教经典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一些滑稽小段和惊险特技,明初就有演出,祁门郑之珍根据传抄本加以改编后十分盛行,分祁门、歙县、南陵三个重点演出区。傩戏主要流行在九华山北麓贵池境内百里山区,由村俗跳傩舞发展而来,表演时戴有面具。每年仅在农历正月初七到元宵节演出.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徽州、池州一带出现了从余姚腔和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徽州、青阳、四平等声腔。其中,青阳腔影响最大,广为流传,北到山西,南到闽粤,西到长江中上游,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第一个高潮。

清代安徽戏曲发展的标志是通过徽班推出了徽调。徽班在明代已经产生,指徽州一带的昆曲艺人班社。清代乾隆年间以后的徽班,指安庆石牌一带的艺人为骨干组成的班社,主要演唱声腔为吹腔、拨子、二簧,统称徽调,兼演昆腔戏。乾隆年间,徽班艺人把徽调带到全国各地,迅速流传开来。扬州和北京成为徽调演出中心,粤剧、桂剧、闽剧、滇剧、湘剧、婺剧、莱芜梆子等剧种都受到徽调影响,有些剧种就是徽调与当地乡音结合后演变而成。道光年间,徽调和汉调合流,在北京发展形成了以唱二簧和西皮为主的京剧,当时的徽班三庆班班主程长庚被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徽调的蓬勃发展,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第二个高潮。

徽调兴起以后,江南、淮北和江淮之间,以安徽各地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为基础,受外地传入剧种影响,演变而成地方新兴戏曲。在江南,湖北采茶调传入安庆一带,与当地语言、民歌和青阳腔结合,形成以安庆语音为特征的黄梅戏;在宣州一带,湖北花鼓调和河南灯曲随移民流入,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演唱,并受徽调和京剧影响,形成皖南花鼓戏;在江淮之间,以皖西大别山民歌、茶歌和皖中一带的门歌、花鼓调为基础,受湖北采茶调影响,形成庐剧;在淮北,梆子戏的豫东调流入阜阳一带长期演出,演变为具有当地语音特点的沙河调,后改称淮北梆子戏;从苏北和鲁南传来的拉魂腔与宿县、淮北一带的花鼓、民间舞蹈融合,形成泗州戏。这些新兴地方戏曲在清代晚期和民国时期经历了艺术成长阶段,建国后得到飞跃发展。特别是黄梅戏,唱腔优美流畅,涌现了严凤英、王少舫等优秀演员和《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经过戏曲艺术改革而迅速崛起,一时传唱全国各地,影响遍及海内外,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第三个高潮。

安徽有一些地方小戏从曲艺演变而成。含山的含弓调、芜湖的梨簧调、太和的清音、宿县和萧县一带的坠子等曲种,建国先后演变成为含弓戏、梨簧戏、清音戏、坠子戏。沿淮一带流行花鼓灯所唱的四句推子调,后来演变成为推剧。另外,从外地流入安徽并有较大影响的剧种还有京剧、曲剧和越剧。

建国后,全省戏曲界开展“改人、改制、改戏”活动。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皖南花鼓戏、徽剧等整理改编演出了大批传统剧目。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戏曲艺术发展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出现了繁荣局面。特别是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皖南花鼓戏等剧种两次赴上海演出和徽剧先后到北京、上海演出,在全国引起轰动。

“十年动乱”给戏曲艺术带来重大损失。1976年拨乱反正之后,戏曲演出恢复,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皖南花鼓戏、徽剧等剧种不断推出新作。黄梅戏的发展格外令人瞩目,涌现出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优秀演员,《红楼梦》、《徽州女人》等优秀剧作,已经成为我省的代表性文化形象和标志性文化品牌。

安徽杂技

安徽曲艺约有60种,源于安徽和流行较广的约20种。安徽大鼓是遍及全省的大曲种,形成于淮河以北,一度流传到豫东和江苏。最初的表演是即兴编唱,以后发展成说唱历史故事。长期流行过程中形成一支庞大的艺人群体,分成门派,前后师承达数十辈。安徽评书起源何处尚有争议,但至少从明代晚期就在安徽流传,影响非常广泛。淮北地区流行的曲种有太和清音、亳州清音、四句推子、颖河溜等。太和清音流行于太和、阜阳一带,原为汝南老僧清坛法师所创,用于佛教,流传民间后演化而成曲艺样式。亳州清音是八旗弟子《八角鼓》、《岔曲》与地方民歌融合而成。江淮之间的白曲流行于来安、天长一带,四弦书流行于六安、舒城、霍邱一带。沿江皖南的含弓调流行于和县、含山和巢县一带,梨簧调流行于马鞍山、芜湖等地。另有黟县的曲书,是供妇女专听的曲艺种类。其他如琴书、坠子、相声等,都是从外地传入安徽,但流行时间长,影响深远。

民国时期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表演条件简陋。建国后,政府重视曲艺艺术的发展,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曲艺团,艺人地位提高,表演艺术也有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大众审美趣味不断变化,文化传播方式也走向现代化和多样化,曲艺艺术重新面临困境,从业人员大大减少。现今只是电台或电视台偶尔安排一些曲艺节目播出,偏远农村偶尔一见实地表演。近年来,先后举办了两届安徽曲艺节,对曲艺创作和演出起到促进作用。

 

安徽音乐

安徽音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也有地方特色。安徽民间音乐植根于人民,表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天然。
安徽民间音乐有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其中民歌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民歌的形成与发展,与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风格、风俗习惯差异明显,直接影响了各地人民的性格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特点的民歌:江南色彩区风格抒情优美,欢快活泼,以悠扬流畅见长;皖西色彩区风格高亢嘹亮,如《慢赶牛》、《挣颈红》等;淮北色彩区,风格朴实粗犷,如花鼓灯灯歌等;江淮色彩区混合色彩风格,如凤阳花鼓、巢湖民歌、舒城山歌等;皖东色彩区风格风趣幽默,如《小猫调》、《杂不龙冬耍》等。安徽民歌按音乐体裁区分有号子、山歌、小调。号子演唱的内容多是民谣、民谚或寄物托情即兴演唱身边的人和事,其结构短小,上下句对仗,常用衬词补充唱词结构,抒发情感。山歌分山区山歌和平原山歌两种,嘹亮高亢,多在山岭、田野演唱,主要流行于皖东、皖西、大别山山区、沿江、皖南等地区,淮北地区较少。小调的曲调平稳流畅,结构方整,长于叙事,包容性和可塑性都很强,同一小调可以用其演唱喜怒哀乐多种情绪的歌词。较为著名的小调有《凤阳歌》、《王三姐赶集》、《摘石榴》、《八月桂花遍地开》、《十把小扇》、《门歌》、《小妹子送饭下田冲》等。
安徽民间器乐曲自古代至民国时期缺少记载。建国后,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挖掘传统,整理民间音乐资料,《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安徽卷中汇集安徽民间器乐曲347首。民间器乐曲的主要种类有:合奏音乐中的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独奏音乐中的吹管乐和拉弦乐,多在过年过节、迎神庙会、男婚女嫁及举丧祭祀时演奏。蚌埠地区鼓吹乐的唢呐演奏和花鼓灯锣鼓最有特色,花鼓灯锣鼓也是花鼓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为花鼓灯的歌和舞伴奏,又能独立演奏,节奏灵活,清亮明快,情绪热烈,律动性强,极富表现力。
安徽宗教音乐主要有九华山佛教音乐和齐云山道教音乐两大种类。安徽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都是源于民间音乐,均“以文载乐”,传习方式为“师徒相承,口传心授”,无文字记载。
 

安徽艺术

安徽绘画起源于4世纪,最早出现的画家是晋代戴逵。以后又出现唐代的曹霸、薛稷、周昉、丁贶、崔白、李公麟,元代的朱璟等一批杰出画家。明清时期是安徽绘画的高峰期。明代有詹景凤、丁瓒、丁云鹏等,清初则出现以渐江为首的新安画派,以梅清为首的宣城画派,以萧云从为首的姑熟画派。乾嘉年间出现萧县龙城画派。这些画派对中国的绘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徽派版画在明代达到极盛。明末明正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为徽派版画的最高成就。年画于明清时期在安徽流行。阜阳、亳县、太和、宿县、歙县相继出现流传较广的传统年画作品。

民国年间,各类画种发展不均衡。中国画方面,新安画派出现汪鞠友、黄宾虹、汪采白、程瑶笙、汪克邵等人。黄宾虹丰富发展了新安画派,达到新的高度。龙城画派走向平民化,代表人物有侯子安、欧阳南荪等。“五四”时期,油画、水彩画和水粉画传入中国,安徽出现了王子云、吕霞光、吴作人、张玉良等享有盛誉的油画家。40年代后期,周芜、郑震等开始版画创作与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各个画种都得到长足发展,创作了不少有影响的作品,在全国占有一定位置。建国初期涌现了萧龙士、王石岑、孔小瑜、申茂之、懒悟、梅雪峰、童雪鸿、张君逸等一批功力深厚的中国画家。1958年至1964年,中国画创作出现了一个高潮,一些青年画家脱颖而出。改革开放后,张建中、郑伊农、郑若泉、裴家同、郭公达、黄永厚、朱修立、王涛等成为中国画创作的主要力量,以他们为代表的中青年画家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建国初期的油画创作主要由中青年画家担纲,其中鲍加、张法根创作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淮海大捷》。改革开放以后,油画创作在革命历史题材方面颇有成就,《人桥》、《渡江》、《激流》都是引起广泛关注的作品。水彩、水粉画方面,柳新生的创作风格独特。80年代中期是安徽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创作较为活跃的时期,艺术交流活动十分频繁。安徽版画是建国后最为繁荣的画种,成绩骄人。1959至1966年形成第一个高潮,赖少其带领周芜、郑震、张弘、师松龄、陶天月等版画家创作了一批“新徽派版画”,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70年代末至80年代形成第二个高潮,1987年在挪威举办的“安徽版画展”是版画界的盛事,80幅作品展示了安徽版画在建国后的发展。至1990年,安徽版画入选全国美展的作品计百余幅,出现了《在佛子岭人造湖上》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观念日益更新,创作日趋活跃,安徽美术事业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格局,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微信ahshuhua   QQ邮箱或ahshuhua@sohu.com